能耗方面的技术,工厂能源回收系统,还有供应链管理经验等等,这些非敏感性的技术,都是可以通过手段转移到国内的,福特对此也是默认的。
但这事儿不能放在明面上,可以用技术谘询的名义,让海外的专家派驻到国内,再在国内反向开发,这事儿也就过去了。
百年福特的德国工厂,虽然被以马斯克为首的竞争对手吐槽为破旧工厂,但技术与设备还是不错的,某些技术虽然用在新能源汽车方面确实是不太适用,但要知道尉来还有燃油车呢。
福特在SUV,硬派越野,皮卡等等领域可是非常不错的,而这些悦驰汽车可都是有用的,想办法弄回来对于悦驰汽车技术以及专利方面是一种很好的补充。
「另外投产方面,我们计划当中的是12到18个月,比特斯拉还是要晚上一些的,这个没有办法,毕竟特斯拉准备得要更早一些。」
在工厂改造方面,尉来这边的方案是把原计划12个月的改造时间压缩到了六个月,在谈判过程当中一些并行工程都已经在进行了,这就省去了一个多月的时间。
在新设备采购方面,尉来采用的是模块化设备,西门子数位化生产线,即插即用型,比定制化的设备要节约三个月时间。
在产品适配方面,采用的是平台复用方案,直接套用尉来现有已经通过欧盟认证的平台,仅仅只需要调整轴距以及电池包,跳过了80%研发测试。
而在虚拟验证这一块儿,采用英伟达的数字孪生模拟碰撞与耐久测试方案,减少了三个月实车测试时间。
供应链方面就更加的方便了,除了德国以及北美的供应链,尉来自己在德国就有电池工产,而均盛电子也是全球性的供应商,在海外供应链也能够完美的匹配,直接就是省去了招标流程。
像是电池模组/晶片等高价值部件,成本几乎都不会增加很多,直接就是本土化供应。
另外在电芯认证,欧盟WVTA整车认证方面也可以开启绿色通道,萨尔州ZF对于这一次的收购非常支持,不仅仅提供了补贴,还帮着忙前忙后,提供了不少的帮助。
萨尔州ZF如此积极也不是没原因的,尉来承诺未来会给予工厂不低于10亿欧元的投资,五年之内不主动裁员,另少至少保留2000个工作岗位,另外新增500个电池/软体研发岗位,薪资水平相较于福特提高15%。
得到这个承诺的萨尔州ZF也不含糊,补贴条款当中就有前三年补贴薪资当中的20%,另外在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