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移他们的注意力。
而从实际话题热度来看,五月中旬开始到记者会这段时间,环保者确实对特斯拉关注少了很多。
「哈哈,回复他。」
檀锦程很快也注意到了这条引爆舆论的推文,记者会之后,三家公司的市场表现一目了然,马斯克显然有些坐不住了。
「感谢马斯克先生的关注,我们正在努力学习特斯拉速度,但更坚持安全零妥协的北欧哲学;另外,可以马斯克先生旗下的SpaceX可以为我们提供太阳能板吗?」
马斯克嘲讽尉来海外扩张不够快,吃ZF补贴(记者会当天,萨尔州ZF就表示将提供包括税收优惠在内的一亿欧元的绿色转型补贴。)
檀锦程这边毫不示弱,暗讽特斯拉频频发生的安全事故,又通过制造合作的错觉来转移注意力。
「跟他打嘴仗没什麽好处,但是我们也不能示弱。」
最好的方式就是让马斯克停留在模糊调侃层面,而非发动全面舆论战,这样对双方都有好处,好在马斯克虽然狂,但也不傻,嘴仗打得厉害,但没有涉及到核心层面。
如拿ZZ说事儿,他要是拿这玩意儿说事儿,虽然可能会真的阻击到两个竞争对手的交易,但那绝对是作大死,对他自己以及特斯拉没有任何的好处。
尉来之于ZG,福特之于北美,甚至于在欧洲,其能量都不弱于特斯拉。
与马斯克在推上的嘴仗是记者会之后的开胃菜,算是增加了两大阵营的热度,檀锦程甚至私下里真的跟马斯克讨论过关于Space X给工厂提供太阳能板供应的可能性。
同檀锦程一样,马斯克旗下的产业也是五花八门,在能源方面特斯拉同样布局多年,双方在产业链上确实是有着很多合作的可行性。
在国内,特斯拉可以利用尉来的产业链,而在海外,尉来同样可以与特斯拉产业链合作,双方形成一种竞争又互相合作之势,这就是现代企业的常态化。
6月24日,距离记者会结束一个星期的柏林。
一场盛大的签约仪式在多国权威媒体的见证下举行,出席签约会议的有以檀锦程以及吉米法利为首的尉来与福特高层,还有德方以有欧盟方面的领导。
另外还有劳工代表以及以巴斯夫,博世等等产业链代表,规格极高。
「好了,总算是可以回国了。」
在签下多份文件,又场面性的接受一些采访之后,檀锦程总算是松了一口,从五月初到欧洲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