馀。
星途与知豆在尉来第一年的销量预期计划当中,都是十万辆级别的,因此在库存方面,至少得保证8000辆至6万辆之间的库存缓冲。
按照尉来的计划,是预留一万辆的库存空间,大众款的车型最重要的是尽最快速度交付到用户手里,只有尽最快速度让用户拿到车钥匙,才能够提升销量。
玩饥饿营销那套,在10万元至15万元区间的市场,那简直就是在找死。
「目前我们已经在加班加点的生产了,赶在四月份交付之前,完成星途品牌的库存缓冲。」
「鲍总那边呢?」
「知豆这边有些困难,不过我们会尽量完成。」
鲍闻光管理着甘省知豆的生产,尉来对于品质的要求比较高,几个月的时间他一直在忙于改造,但是无论是设备的调试还是新购设备,都是需要时间的。
这还是在尉来及时提供资金的情况下,不然的话以知豆的能力,想要正式复工都需要至少一年的时间。
檀锦程也能够理解知豆现在的困难,点了点头道:「行,争取吧,至少要保证5000辆的库存空间,我们的要求是像A00级这种车型,除了定制最好能够做到当天提车。」
「至于星途的话,一周之内提车吧,尽最快速度的抢占市场。」
「没问题。」
比起知豆的困难,张利这边答应得很是爽快,尉来在2020年新能源汽车方面的销量计划是主品牌尉来30万辆,埃安,星途以及知豆这三大品牌加起来40万辆。
在产能分配方面,张利已经做好了计划。
「嗯,可能的话帮一帮知豆吧,彩虹要是不受市场欢迎还好说,但要是受到市场欢迎,交不出车的话那就真的丢人了。」
紧接着,檀锦程又对鲍闻光道:「虽然知豆困难,但是我希望鲍总能够克服这些困难。」
檀锦程的话里不容质疑,让鲍闻光也感受到了一些压力,虽然兜兜转转被几次收购,但是也是创过业,当过老板曾经风光无限的人,现在转变角度成为职业经理人。
适应是早就适应了,但比起跟众肽合作,与尉来的合作模式却是大为不同。
众肽的效率,根本就没法跟尉来相比,拿重组来说,一般来说企业参与并购以及破产重组,通常来说都是比较谨慎的,说得好听点儿叫步步为营。
说得难听点儿就是谨小慎微,往往也正是这种谨小慎微,浪费了很多时间,众肽就更不一样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