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以及美股,哪怕因为套现资金过大,在整体套现效率上也要方便很多。
拿A股来说,小米这42.17亿股,此次减持最多也只能有4亿股左右,再多就得被喷得狗血淋头了。
「我们最终的目标是把在小米身上的持股比例降至5%左右,也就是差不多12.9亿股左右。」
小米造车的动作越来越大,檀锦程虽然不惧怕小米的加入,但也绝对不会在资本层面提供太多的帮助。
减持小米,让出第二大股东的位置,就是檀锦程对于小米造车的一个态度。
技术与产业链上可以合作,资本层面就算了。
「行,明白了,我们这就去安排,另外减持的资金怎麽办?」
以小米集团为首的网际网路行业减持计划,按照成林峰粗略的计算,全部完成之后,回笼的资金至少有超过700亿人民币。
这麽一大笔的现金,哪怕以檀锦程如今的地位,在这个非常时期,拿在手里也是比较烫手的。
这可都是现金。
「这还用问麽,当然是继续投资,你手里不就是有一个现成的吗?」
「国民技术?」
「对,国民技术,七八百亿的现金,确实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但是在半导体行业来说,也不算什麽。」
土地的购买和建设成本,高标准的无尘车间等特殊厂房建设,新增研发人员的薪酬,试验设备投入,专利申请费用。
从建厂成本到研发成本,再到后续的运营,市场推广与销售成本,一家车规级半导体公司的投入,是非常巨大的。
从中兴出来的班底,国民技术的底子是有,但是在檀锦程看来还不够。
收购只是第一步,要打造属于自己的车规级半导体公司,檀锦程对于国民技术的规划可不止只是拿个几十亿元修修补补这麽简单。
在深城,北仓,檀锦程都有建厂计划,另外在研发方面,国民技术预计新组建一个50至100人的研发团队。
加上原有的团队,预计国民技术每年的薪酬支出可能就有上亿元,还有一系列的高精度,高价值设备采购。
一台先进的光刻机设备高达数亿元,一条完整的车规级半导体生产线设备采购,仅仅只是成本就可以达到上百亿元。
这还不包括后续的维护,七百八亿可真不多。
「减完了,你就负责去花钱吧,之前承诺在国民技术身上投入500亿元,我会履行这个承诺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