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价格也长期处于一元左右的价位,ST也已经是注定的了。
而不同于知豆,不谈其他方面,仅仅只从财务的角度而言,众肽就无人敢于接盘,截止2020年上半年,众肽负债143.56亿元,还存在资产减值损失和信用减值等情况。
众肽的母公司铁牛集团,负债更是高达750亿元,想要救活众肽,至少要投入数百亿元之巨,真的投入几百亿元,去救一家名声不佳,技术落后的整车企业,倒不如直接成立一家新势力企业。
尉来,小朋乃至于威马这些企业,也就花了这麽多。
「可惜啊,还是没撑过来,现在有些后悔当初没听你关于技术方面的提议了。」
当年众肽第一款2008车型之时,檀锦程在跟应建人闲聊之时,就聊过技术以及质量的重要性;抄归抄,但是在抄的过程当中也是可以完成技术积累的,就如当年的吉利,奇瑞还有BYD一样。
很可惜,众肽没有重视,2008卖爆之后,应建人更多的还是关注于资本运作,这本没什麽问题,但偏偏众肽收购的都是一些垃圾企业,对于众肽的技术提升并没有什麽卵用。
以至于在随后的保时泰大爆的同时,无论是技术还是质量都跟不上,保时泰只大火了几个月,根本原因还是质量跟不上。
保时泰几乎是一比一复制的,其实也就是技术跟不上,说白了是抄都没抄明白,消费者实际上对于车型的外观抄袭,容忍度还是比较高的。
用一句调侃的话来说,没有几个人能够拒绝一觉醒来,身边睡着的老婆变成了刘依菲。
众肽如果能够认真的「抄袭」保时捷,在产品外观以及质量方面做到认认真真,保时泰的生命周期不至于这麽短,众肽也不至于这麽快倒闭。
一款热卖的车型,是完全能够救活一家企业的,吉利多年就是靠着帝豪活下来的,保时泰上市时的热度以及销量,实际是可以成为众肽救命稻草的。
可惜,一切都来不及了。
而在新能源方面,众肽这些年也落后太多,作为国内第一家拿下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的企业,又有知豆这样冲销量的微型车企业合作,众肽本可以在新能源赛道大有可为的。
但是很可惜,众肽没有把握住他们的机遇。
「新的换车潮要到来了。」
送走了应建人,檀锦程开始关注起尉来的销量,知豆的重整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檀锦程只需要把控制权掌握在自己手里就行了,至于其他的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