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又不影响性能的晶片方面,都用上了如地平线等国产公司设计的晶片。
不过,在功率半导体(如IGBT),MCU(微控制器)和传感器领域,目前国产的自给率还不足,尉来收购国民技术,发展的也主要是这方面。
新能源汽车的智能车机系统,需要用到很多的晶片,目前在晶片使用方面,某些领域里国家还没有特别的规定,相对来说是比较混乱的。
车规级晶片可以使用,消费级晶片同样也可以替代。
拿智能座舱以及娱乐系统来说,可以用车规晶片,同样也能够用消费级晶片,特斯拉在智能座舱领域用的就是AMD消费级晶片,而尉来在娱乐系统方面用的同样也是消费级晶片。
车规级晶片与消费级晶片各有优劣,论安全性以及可靠性,车规级晶片是无可替代的,但是在性能与成本方面,消费级晶片是有着绝对的优势。
简单来说就是一个安全可靠又稳定,而另一个性能强,运行流畅又便宜。
大部分车企,在有安全性能需求方面同样也用消费级晶片替代,说得好听点儿是让汽车的性能更强,但实质上就是从成本上来考虑。
「如果从性能上来说,友商们说的也确实没错,但是汽车毕竟不像是手机,我们一定要从安全性能方面来做考虑,不能只考虑所谓的性能以及成本。」
两者在工作环境以及可靠性标准严苛认证标准上,是有着本质的区别。
举个简单的例子,车规MCU需在发动机舱内(高温加振动)稳定的工作,而手机晶片只需要适应室温环境,车规级晶片温度范围需要在零下40度至125度,甚至于150度的环境下完成工作测试。
而消费级晶片,只需要在零度至七十度的环境之下完成工作测试就算是合格了,这两者之间的区别只需要看简单的测试环境就知道了。
另外,在可靠性方面,车规级晶片需要通过AEC- Q100的强制认证以及ISO 26262功能安全认证,消费级晶片就无需这两个标准要求。
在寿命方面,车规级晶片也要求与车辆寿命匹配,基本是在10年以上,甚至要求15年的寿命周期,而电子产品叠代快,因此消费级晶片,基本三到五年就会叠代了。
「安全性能方面是我们第一要考虑的,除了安全方面的考量之外,我们还需要考虑汽车的使用寿命,这玩意儿毕竟是十几万,几十万级别的消费品,我们得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啊。」
这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