麽炎热,到了晚上都有徐徐海风,吹尽一天的燥热。
收到信息的雷布斯笑了笑,并没有回。
檀锦程一向是个果断的人,既然决定增持,那就会在第一时间完成,如同他做的任何事实一样,3号小米在两大利好的刺激之下,以高开的姿态,成交量高出前一个交易日10亿港币实现反弹4.19%。
此后本周的三个交易日里,小米股价在量能的带动之下,连续反弹,四个交易日实现8.74%的反弹,股价也重回9港币之上。
这四个交易日,檀锦程的增持也如他所言,四个交易日共计买入8900万股,成本在8.8港币至8.9港币之间,总计耗资7.9亿港币。
「最近资金有点紧张,不然多买点儿。」
在面对港媒询问他为何会看好小米之时,檀锦程没有给出具体的解释,很霸气的用「缺钱」来回应了港媒。
确实是「缺钱」了,收购国民技术用的是巨量引擎的资金,跟他本人没有关系,但是别忘记了,他本人出资的资本运作,还有一家英柯医疗呢。
完成定增,总股本增加至2.36亿股的英柯医疗,这几个月的股价变化不大,市值基本在38亿左右浮动。
没办法,目前A股都在炒作科技股以及大盘股,英柯医疗在过了热度之后,终归是要回归正常状态的,成交量低迷,股价长期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价位,就已经是目前小盘股最好的表现了。
目前的英柯医疗,檀锦程持股比例是25.42%,英柯医疗的创始人刘方易持股34.52%,两者加起来控制着英柯医疗接近于60%的股份。
大股东股权高度集中,按理说英柯医疗是符合炒作逻辑的,但无奈这种小盘股,公募基金买入有一定的限制,而私募机构以及牛散,在一不是热点,二不知道檀锦程对于英柯医疗的态度如何的情况下,他们也不敢轻易炒作。
已经过了买入期限的檀锦程,谁也不知道他会不会继续收购英柯医疗的股份,万一再来一次像国民技术那样的私有化要约收购,直接把股票给停牌了,他们是真的抓瞎了。
按照当前的股价,檀锦程的持股成本实际上是要亏了超过9%的,亏损额度超过了8500万元。
「还有这种事儿?」
成林峰汇报工作时,聊起的这个小道消息,给檀锦程逗乐了,他之前还以为被他这麽一搞英柯医疗可能会迎来私募机构以及牛散的轮番炒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