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追猛打,魅族换了个不差钱的老板,配置上拉满的同时在价格上又极具竞争力,俨然已经成为二级品牌的老大了。
另外,红米note7因电池过热问题引发的退货潮,雷布斯公开道歉的同时承诺加强品控,虽挽回了信任,但也暴露了小米的品控问题。
其次就是在折迭屏技术上与柔宇科技爆发的公开争执,也暴露了其技术储备不足的短板。
资本市场信任崩塌,手机业务增长失速,供应链管理短板,品牌定位模糊,虽有像IoT业务增长强劲,全球化扩张以及5G技术的布局等等亮点,但这些在目前看来都没什麽卵用。
上市近一年以来,雷布斯过得并不好。
而这一切,跟檀锦程又有着非常重要的因素,作为小米集团前期最坚定的战略投资者,檀锦程以及其巨量引擎曾经无数次公开帮助雷布斯站台。
檀锦程本人更是数次出现在小米的新品发布会上,有数据统计檀锦程公开亮相的行程当中,与雷布斯的同框率是最高的。
另外当年的檀锦程拥有数万名员工,而无论是闪驰还是尉来,在他们的福利当中,出现的最多的也是小米的手机,这无疑给小米带来了不小的销量,同时还推广了小米品牌。
但是这一切从2017年底的那场收购之后就变了,巨量系的企业不再扶持小米,转而扶持同一系的魅族,魅族在巨量系资源的支持之下,已经是稳住了市场,目前市场份额保持在5%左右。
这5%的市场份额,有从其他二线品牌那里抠来的,但更多的是从小米身上抠下来的,旗下总员工人数增长至10几万人的巨量系,每年发一台魅族手机,就是10几万的销量。
不要质疑这十几万人产生的变量,哪怕是员工自己不用,也会给家人使用,只要手机质量不差,形成了一定的口碑,魅族的销量是肯定会有所带动的。
而在换了老板之后的魅族,恰恰是对手机质量最重视的,在供应链方面,魅族一切对标菊花厂,在品控方面绝对是比小米更好的。
虽然份额不高,但人家老板舍得给钱,并且给钱也痛快,没有哪家供应链企业不愿意接这样的优质订单。
失去了巨量系支持的小米,虽然成功上市了,但巨量系也随即宣布从战略投资者转为财务投资者,小米股价的第一次下跌,也是从巨量引擎宣布身份转变的开始。
「我当然是希望巨量引擎不出售自己手里的股份,咱们这麽多年老朋友了,我相信小米给予檀总的回报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