式,国民技术这样一家七个年头没有实控人的企业,是如何能够让孙迎同仅仅只以3%的持股实际行使实控人的权利呢。
就没有散户想过一起合力拿下公司的控制权?例如说持股超过1%的两位,再加上前十大股东当中的其他几位,如果形成一致行动人,是完全可以影响到国民技术的决策层的。
但是很可惜,这种概率在大A几乎是不存在的,散户天生就是心不齐,牛散再怎麽牛,他也只是一个散户而已,他们追求的只会是到手的收益,巨量引擎开出的价格他们根本无法拒绝。
这也是檀锦程以及收购团队有底气的原因之一。
散户无法形成有效的合力,上市公司就敢放心大胆的股票大把的派发出去,完成套现之后,公司不想要的话就拍拍屁股走人,而如果还想要的话,又可以在合适的时机再买回来。
也不用担心会影响失去公司的实际控制权;当然,玩脱的也有,某种程度上来说,国民技术就是玩脱了的其中之一,可能他们没有想到巨量引擎会突然携50亿元巨资杀入吧。
股东大会之后,收购明显加速了,这个价格实在是没得说,一次性把解套的时间线拉到了双方冲突开始之前的一月份,基本上在2018年一月中旬以后买入的都是有得赚的。
有钱赚了那就什麽好都说,某些最初套着,后续补仓了的散户持股数量较多,当场就决定将手里的股份转让给巨量,给这次收购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而一些套得不深的,在几经考虑之后也有不少决定将持股转让出去。
18号当天,巨量引擎就完成了除孙迎同以外的前20大股东的股权转让协议,总计再次拿下3.43%的股份,另外再加上股东大会现场收集到的约0.746%的股份,巨量引擎实际持有国民技术9.9%的股份。
距离第二次举牌一步之遥。
「剩下的股份比例分散,接下来就需要证券机构参与了,我们能做的已经不多了。」
国民技术的散户数量真的是出乎收购团队的意料之外,7.62万名的股东里,持股低于5000股,市值低于三万元的股东占据了三分之一。
一只股票,就能够体现出A股的生态环境了。
「行,那就股票继续停牌吧,我们还得等待证监会的批覆。」
从证券时报给予这一次私有化的评价就能够看出,深交所对此次收购是非常赞成的,不过该走的流程还是要走,另外针对这些持股数量不高的散户群体,收购团队也无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