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啊,你这个提议相当的好,要不要组织一下行业里有出海企业聊一聊,现在环境复杂,我们应该形成一些默契。」
「可以,你看看挑个时间,大家都有空的情况下,我们一起聊聊这个话题。」
吉利的电池是跟尉来合作的,目前在新能源领域大多数的友商们不愿意,但是跟尉来系合作还是他们的首选,不跟锦新时代合作也会选择跟宁得时代合作。
在传统企业的思维里,相比起尉来,他们实际更害怕BYD。
不过这种变化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四月中旬的沪市车展之后,菊花厂算是正式走上台面了,之前对于自己造车业务遮遮掩掩的菊花厂,连续跟多家国有企达成合作意向。
这里面抢了不少尉来的生意,像是东风,以前跟尉来合作挺多的,现在他们却跟菊花厂合作起来了,菊花厂第一款无人驾驶汽车就是放在东风的展台打造的。
目前跟菊花厂达成合作意向的汽车厂商有北汽,东风,小康汽车,东风汽车以及传出有合作意向的江淮还有金龙客车等等,这些企业无一不是有国有背景的。
这就形成了一种新的格局,非常的有意思。
原本跟北汽还有东风,江淮这些带有国资背景的公司,跟尉来的关系还不错,几方也一直在勾勾搭搭,炒作一些关于智能驾驶方面的合作。
但是在去年菊花厂被制裁之后,这种炒作就换成了菊花厂,虽然跟这些国资背景的车企还保持着一定的合作,但至少在智能驾驶这一块的儿的合作,尉来大致上已经失去了。
哪怕是江淮,这家同属于皖省背景之下的公司,他们似乎更倾向于跟菊花合作。
「没办法,庐州现在满大街的尉来以及埃安汽车,江淮不乐意跟我们合作了也可以理解。」
对于这种变化,檀锦程实际上也是可以理解的,不提菊花的科技实力以及其背景,单从威胁上来说,眼皮子底下的尉来显然要比目前没有一辆量产车的菊花要威胁得多。
在尉来新能源汽车产业没有全面成长起来之前,双方还可以凭藉着各自的关系,在庐州以及皖省市场平分秋色,甚至于江淮因为它生产的是比埃安系列更便宜的车型还能占一点便宜。
但是目前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经进入到了市场化阶段,消费者可不会跟你讲什麽人脉资源关系,跟尉来比起来,江淮的新能源汽车在市场化的背景下没有任何的优势。
国资背景的车企选择跟菊花厂合作为主,而新势力这方面,因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