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会一如既往的努力工作,保持着领先的市场地位。」
「至于说二位说的尉来汽车会不会成为一家纯电汽车企业,还有关于增程式的问题,我觉得这不是问题,纯电与混动并不冲突嘛。」
想当年某人狂喷增程式,把增程式说得一无是处,到最后发现这玩意儿很受市场欢迎,最后还不是真香定律?
「在我们的赛道里,一切以消费者的喜好为主,消费者喜欢什麽样的产品,我们就生产什麽样的产品喽,至于说是什麽类型的,这个不重要。」
企业其实最忌讳的把自己定位在某个赛道,这样很不利于自身的发展,拿家电行业的格力与美的来说,这两者就是非常典型的案例。
格力就是把自己空调的定位定得太死了,导致他们其他的产品很难做到一个突破而转型困难,反观美的就聪明许多,他们没有刻意去绑定旗下的某款产品,所以整个智能家居板块做得很不错。
某种程度上,网际网路企业搞的所谓的生态链其实也是这意思,不把自己定位在某款产品或者某个赛道,在面对复杂的市场变化之时就能够更好的应对。
小米目前在资本市场不受欢迎很大的原因就是以目前的小米而言,虽然他们搞了生态链,但依旧还是一家手机硬体厂商企业,并且还是低毛利那种。
在其他赛道看不到营收的情况下,资本市场能受欢迎也是奇了怪了呢,小米在16号股价触及上市以来的新低15.52港币,收盘又一次破发,雷布斯可以说是焦头烂额。
2018年,手机行业已经正式进入到负增长的市场,进入到零和博弈的时代,大嘴之前放出的豪言「未来手机市场只会剩下三个品牌」,并非是什麽夸张的言论。
如果不是出了这麽个事儿,菊花厂的手机市场占有率会越来越猛,有技术储备的他们根本不是小米,魅族这些「组装厂」能够比的。
说实话,要不是知道会发生目前这样的状态,他不见得会买魅族,因为哪怕是买来似乎也没什麽鸟用,零和博弈的市场,小玩家的生存空间只会是越来越小。
魅族今年发展得很不错,设计没问题,调教越来越好,配置也没有问题的情况下,哪怕是有一些小毛病,消费者也是能够接受的,通过系统升级的方式一点点改变就可以了。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目前的魅族相对于黄彰时期有了非常彻底的改变,以用户以及市场为主的檀锦程,完全摒弃了黄彰那套「伪文青」的经营思路。
技术宅男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