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跟上汽在电池领域的合作,根据协议,双方将联合开发适用于上汽的动力电池产品,锦新时代的玄武电池等创新技术将优先应用于上汽车型。
另外,锦新时代还需利用自身海外优势资源,通过构建海外售后服务网络,海外生产基地就近供货等方式,支持上汽加快「走出去。」
作为回报,上汽将锦新时代作为汽车动力电池的首选合作夥伴,另外注册资本高达20亿元的时代上汽控股权让给了锦新时代。
「其实你们把锦新时代再次独立出去要比较方便于合作,这样的话能够更加快速的扩张锦新时代的业务。」
早上八点半,酒店的自助餐厅里,檀锦程陪着李书富享用着早餐,餐桌上李书富给出了一个让檀锦程有些意外的建议。
「为什麽这麽说?」
李书富笑道:「虽然这麽多年下来你对于合作的态度大家都看在眼里,但如果是跟尉来集团全资子公司合作,那其他的主机厂商多少有些顾虑的。」
「也别跟我说上汽,他们的情况不一样,不然这麽多年下来你们也不会只谈下上汽这麽一家,据我所知长安跟北汽也有意跟你们合作的吧?」
檀锦程点了点头:「确实是这样,不过暂时我还没有这方面的想法,主要是太麻烦了。」
当初为了整合资源,也为了锦新时代有一个更大的靠山谋求更好的发展,所以选择将动力电池业务跟汽车业务合并,尉来上市之时的募资大部分都是为动力电池项目募集的。
因为有了上市公司这个平台,动力电池业务才能够快速发展,上市以来通过可转债,定向增发等等方式,尉来可以得到更多的融资以投入建设,这就是上市带来的好处。
只不过李书富说得也确实有一定的道理,作为尉来的全资子公司,向锦新时代采购动力电池的客户确实很多,但是从合资的角度来说,主机厂商确实是有一定顾虑的。
拿最大的客户特斯拉来说,目前也只是以纯采购为主,特斯拉甚至还想在北美自建电池工厂,不过从目前来看似乎进展一般。
跟特斯拉态度一样的主机厂商不少,为的就是在零部件供应链上掌握住自己的话语权,纯采购的成本虽然较合资建厂要高,但是在产能还没有完全爆发之时要灵活很多。
「为什麽,这样不是发展得更快一些吗?虽然你们现在市占率很高,但也不能忽略其他的竞争对手啊,像是BYD,国轩,宁得之类的都很强。」
企业之间的合并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