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婆与赵无眠同行数日,没少喝听澜酒,当然知道这酒,乃赵无眠姨娘酒庄所产,却不知这小小酒家是如何知道,便饶有兴趣问:
「何以见得?」
老姬垂首继续推着算盘珠子,口中则解释道:
「二十年前,此酒便有人提词一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江南戏台,一唱这句,便知是听澜酒,后来,呵呵——姑娘可知中原朝廷年号为何是「归婵」?」
「哦?」孟婆对中原的诗不感兴趣,但这与赵无眠有关,她还是不免饶有兴趣看来。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是未明侯写给中原天子的诗,而这两句,可是同一首词。」老姬显然见多识广,阅历丰厚,信誓旦旦道。
赵无眠给洛朝烟的词,当今天子肯定是不着痕迹散去江湖,炫耀自己男人有多麽多麽文采斐然。
不过赵无眠并不喜抄诗装逼,来这世道二十多载,拢共没抄过几首,仅有的几首,大多数还都送给了自己的江湖宿敌—死人否则说不定还能讨个文魁当当。
膨一孟婆放下酒杯,忽的就不想喝酒了。
看不出来啊赵无眠,还有这文采平日里跟个江湖浪子只会打打杀杀,不曾想,文采原来都用在了中原女帝身上。
暗自咬牙切齿一阵儿后,孟婆又捏着酒杯,侧眼望向窗外,往日灵动活泼的碧绿眼眸,此刻却带着些许寂寞。
她把酒,对青天,却不知自己的明月在何处。
孟婆喝罢一壶听澜酒,便当自己也过了年,付了酒钱,转身走出酒铺。
讽讽讽黑影在街头巷尾窜动,不知何时,街上已齐刷刷站了十几人,垂首侍立。
为首者轻声道:「大人,教主寻您一叙,商议明都一事。」
孟婆又微不可查叹了口气,丁景澄死在明都,他们带去的人,也大多身死,只有孟婆与她那几个小丫鬟苟活。
申屠不罪当然要好生问清楚,说不得,心底对她已有怀疑。
她摩着怀中那传国玉玺,质地坚硬,却并不冰凉,反而隐有温热。
若不是赵无眠为她留下此物,孟婆还真不好糊弄过去她翻手取出玉玺,径直抛给那头领,淡淡道:
「这就是解释。」
统领大惊失色,紧随其后便是一阵狂喜,连忙抬手去接。
玉玺在月下擦过,反射几缕凄白月光,落在孟婆身上。
她抛去了传国玉玺,真的也好,假的也罢,她都会抛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