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一出,殿内群臣皆是一凛,心思电转。
太祖皇帝是怎么治理云南的?
平其坟茔,毁其文字,迁其民众这些就不说了。
最重要的一点,乃是封沐英为西平侯,命其世代镇守云南,戎政大权集于沐氏。
皇帝这是要在交趾另设一位国公?
兵部尚书李邦华反应最快,起身后,试探性问道:“敢问陛下可是要效仿黔国公旧制?”
朱由检点头道:“不错,惠安伯张庆臻于崇祯四年,从征扶桑,又于今岁领兵征讨安南,朕有意晋封其为镇南侯,领交趾总兵印,命其效仿沐家,世镇安南。”
他这话一说完,李邦华就皱眉道:“敢问陛下,如惠安伯世镇安南,那交趾布政使司和其权责如何划分?”
朱由检有些奇怪道:“民政自然是由布政使司负责,戎政则由张庆臻掌总。”
“敢问陛下,朝廷再交趾是施行营兵制,还是卫所制?”
李邦华又追问道。
朱由检听到这里,心里瞬间了然。
这才是李邦华想要知道的。
如果是施行营兵制,那大军所需的钱粮、军械都需要朝廷提供。
如果施行卫所制,那朝廷就可以省下一大笔银钱。
但两种方式也各有利弊。
卫所制的好处就是朝廷不用花钱,但张庆臻的权力就太大了,恐有自立之嫌。
营兵制的好处在于,朝廷可以加强对当地军队的控制,但需花费银钱供养他们。
对此,朱由检自然有他的打算。
“内地已经开始逐步废除军户制度,交趾自然也要施行营兵制。”
“大军所需的粮草,可以在交趾当地就地采买,所需银钱由五府通过银行划拨。”
“至于军械,可以通过海路运过去。”
说到这里,朱由检环顾一眼殿内群臣,继续道:“当初成祖皇帝,如果能够择一良将镇守之,或许安南局势也不会反反复复,终成我大明鸡肋。”
闻,孙继浚立刻附和:“陛下英明,交趾非内地,鞭长莫及,需以非常之制治之,惠安伯忠勇可嘉,又熟悉当地情势,由其世镇交趾,必能屏藩南疆,使朝廷无南顾之忧。”
孙继浚说完后,定国公徐希臯等诸勋贵,也都纷纷出附和。
朱由检抬手下压,示意众人安静,继续道:“交趾所处之地,极为紧要,控扼南海,俯瞰占城、真腊,乃我朝经略南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