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文章的内容是心学泰州派的一些理论,也就是“日用之道”、“良知自成”这一套,算是比较正统的泰州学派说法。
文章的署名作者是“大洲”,只要稍微消息灵通的人,都是知道这篇文章的作者就是当朝内阁辅臣赵贞吉了。
这个庄稼汉如此点评当朝宰辅的文章,法严和尚怎么能不冒汗。
庄稼汉又说道:
“哎,大洲先生也有难处,他如今位居高位,一些话也不方便说了。”
“但这报纸也办得好,大洲这文章,用作我泰州王学入门的正好。”
法严和尚一言不发,因为有些话眼前的庄稼汉能说,他是万万不能说的。
这个庄稼汉名叫何心隐,也是泰州王学的传人,在辈分上,他师从王艮的弟子颜钧,算是赵贞吉的同门师侄。
同样是王艮弟子,颜钧这一脉的主张比赵贞吉更加激进。
颜均继承了王艮学术中的平民属性,将王艮的“大成学”衍化为自己的“大中学”。
所谓“大中学”即其所谓“大学中庸”之学。
颜钧的“大中学”宣传“急救人心”的道德救世思想,大中学是平民儒学重在如何“做人”、“救世”。
所以颜钧这一派,比起其他学派更加强调入世。
颜钧就曾经参加过第一次灵济宫大会,那一次讲学颜钧通过讲学名扬天下。
这之后,颜钧更是经常对朝廷发出议论,甚至也和海瑞一样上书骂过皇帝。
颜钧在嘉靖四十五年被捕下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