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苏泽说的,就是明代中后期一个严重的问题,通货紧缩。
因为金银的价值是一路走高的,所以很多富人都会将金银存起来。
这就会出现明明是丰收了,但是粮食价格却下跌的情况,也就是谷贱伤民。
但是手里有银子的人,却因为银子日益稀缺,获得更多的财富。
普通百姓借贷成本越来越高,最后因为高利贷破产,整个农业经济遭到破坏。
通货紧缩,根源自然是商品总量和货币总量不匹配,大明生产了足够的商品,却没有能够用来交易的稳定货币,导致货币价值一路推高。
但是另外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社会整体热衷于储蓄,而将市场上的货币都抽走存了起来。
有钱人储蓄不消费,穷人却没钱可,这经济不出问题才怪呢。
苏泽一手在登莱开港铸币,发行更多的银元,满足大明日益庞大的商品市场的需要。
另一手则是要促进消费,让富人手里的金银流通起来,增加流通货币的数量。
而整个天下最大的富人,自然就是大明皇室了。
在苏泽看来,皇室的钱不是在这里,就是还在那里,总是会的。
要么是皇帝滥赏皇亲国戚,要么用来修院子造宫殿,要么炼丹修仙。
既然要,那还不如搞一点与民同乐的活动,好歹也能刺激消费。
当然,这笔银子要皇帝从内帑中出。
苏泽已经思考要怎么上书,让皇帝从内承运库中将这场大会的费用出了,那群臣的反对声应该会小不少。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