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孩子没有机会读书识字。学生恳请陛下能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教育,让更多的孩子能够接受知识的洗礼。”朱标赞许地点点头:“朕也深知教育之重要性。朕会督促各地官员重视办学,增加学堂数量,让更多的孩子有学可上。”
朱标又走向集市中的摊位,他停在一个卖粮食的摊位前。摊主是一位中年妇女,看到皇帝前来,紧张得不知所措。朱标和蔼地问:“你这粮食的价格如何?今年的收成怎样?”妇女结结巴巴地回答:“陛下,今年收成还不错,粮食价格也算平稳。只是有时候遇到天灾,粮食就会减产,价格就会飞涨,我们这些小商贩也很无奈。”朱标思考片刻后说:“朕会让工部的人多兴修水利,预防天灾,也会让户部做好粮食储备,以防价格波动过大。”
在集市的另一边,有一群孩子好奇地张望着。朱标看到后,带着朱文培走了过去。孩子们看到皇帝靠近,有些害怕地躲在大人身后。朱标蹲下身子,温和地说:“孩子们,不要怕。朕来看看你们。”他从怀中掏出一些小糕点分给孩子们,孩子们感受到皇帝的善意,渐渐放松下来,开始围着朱标和朱文培。
朱文培也和孩子们玩了起来,他问孩子们:“你们长大后想做什么呀?”一个小男孩勇敢地说:“我想当将军,保卫大明!”朱标听了,哈哈大笑:“好志向!大明就需要像你这样有志向的孩子。”
随着时间的推移,朱标和朱文培来到了京城的手工艺人聚集区。这里有各种各样的手工艺品,如精美的瓷器、绚丽的丝绸刺绣、巧夺天工的木雕等。朱标对这些手工艺品赞不绝口,他对工匠们说:“你们的手艺真是一绝,这都是我大明的瑰宝。”
一位瓷器工匠走上前来说:“陛下,我们这些工匠虽然能做出精美的瓷器,但有时候销路不好,而且制作瓷器的原料价格也在上涨,我们的日子也不好过啊。”朱标安慰道:“朕会让商务部(古代类似职能部门)的官员来了解你们的情况,帮助你们解决销路问题,稳定原料价格。”
离开手工艺人聚集区后,朱标和朱文培来到了一处贫民居住区。这里的房屋破旧,环境简陋。朱标皱起眉头,心中满是愧疚。他走进一间屋子,屋里的一家人看到皇帝进来,吓得纷纷下跪。朱标赶忙扶起他们:“你们不必害怕,朕只是来看看你们的生活。”
这家人的主人哭诉着说:“陛下,我们一家人住在这个小破屋里,冬天漏风,夏天漏雨。我们也想过上好日子,可是没有办法啊。”朱标对身边的官员说:“朕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