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术的选择性。
尤其是对于武装突击车这种定位不是很明朗的武器。
越是全能,它的生存空间越大。
105炮塔火力是有了,但放在坦克一起,还是不够看。
但如果摒弃这汇总对大口径炮塔的执着,转而在车顶放置一些功能性更强的设备,似乎更加的实用。
尤其是当下战术选择已经发生便宜的时候。
崔国胜转头看向柴胜利:“柴副总,以你所见,现在最高效的反坦克手段是什么?”
柴胜利知道这是个坑,没有跳进去:“说不好,实战的案例有限。”
崔国胜:“我个人觉得,已经不是反坦克炮了,而是无人机。”
根据陈晨的观点,老崔能举一反三。
大八轮设计的几款主副武器,跳脱不了炮塔、反坦克炮和机枪这些范围。
可是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
对坦克最大的威胁,应不是穿甲弹了。
而是无所不在的无人机群。
至少从近两年的案例来看,无人机的击毁坦克数量远大于反坦克炮。
崔国胜总结道:“模块化,不在于能通用多少武器。”
“而是装备能否胜任多个战术功能。”
“就算把枪和炮玩出花,全都装上去,它也只有一种功能。”
“可如果能装无人机,能装电磁压制设备,车子是不是就多了一些战术延伸的可能性?”
柴胜利跟着点了点头,格局突然有些打开了。
仔细想想,他们有些钻牛角尖了。
在模块化方面,一直想着如何加大尺寸,兼容更多的武器端口。
却忽视那些并不怎么占用武器空间的装备。
就像崔司令员说的,如果这辆装甲车取消炮塔,放上无人机基站。
虽然没有重火力,但依然可以对坦克集群形成巨大威胁。
就在柴胜利思考的时候,陈晨低沉的声音再次传来。
“动力和模块化是手段,智能是最终的目的。”
“相比空军和海军,陆军的智能化现在还是依靠智慧系统实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