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候给他们买过,而这一次我给爹娘送菜来了。
\n
1959年的冬季,正是农闲,也正是人民公社大搞水利工程的时节,我的老爹也到挖河的工地上劳动。青壮年都到了工地上,于是征兵的也到了工地,我的老爹就报名跟着到了县里,还好,虽然瘦弱,但体检通过了。
\n
于是,县里的通知书通过公社就到了人北村的大队里,大队干部还是一如既往的样子,以我家没劳力、我叔我姑尚小家里没挣工分为借口,就是不放人。原来,也就是去年,我的老爹也已验兵通过,就是被大队干部硬生生拦下了。
\n
1959年,正是中国人民经受“******”的第二年,就是在这一年的春天青黄不接时,我那老实的爷爷去世了,实话实说就是饿死的。在那时的农村,村村有揭不开锅的人家,到处是因喝水过多而双脚浮肿无力行走的人,墙根下柴垛旁蜷缩着少气无力的儿童和老人,结伴出去逃荒的人被大队的干部围追堵截。
\n
我爹到了工地,但也勉强半饱。与其在家挨饿,到部队当兵还能吃顿饱饭,当兵吃饭竟成了我爹的梦想。这一次,我爹不再犹豫,极力争取,就要投锨从戎,放下挖河工的铁锨去当兵,假如再过一年的话,就要超龄了,部队就不要了。
\n
我爹当兵的第一年,去了济南军区在济南的一个教导营里。教导营里有学驾驶的、有学修坦克的、有学钳工类的等等,我爹学了钳工。在济南学了一年的光景,分配到了江苏徐州的新沂县,属于济南军区的坦克团里,从事的是维修钳工类。又是一年后,到炊事班干了司务长。他说,炊事班最大的好处是不用站岗放哨不用出操,当然吃的也好点。为了改善战士的生活,炊事班还喂猪,部队还开展喂猪比赛。
\n
超期服役两年,当了五年兵的老爹复员了,依旧回到人和村当他的农民。老爹的短板就在于家里穷,少时没上过几年学,属于没文化的那种,部队里呆了五年也没提上干。没有文化,这是他永远的痛,他常说的一句话是,我要是有文化的话,在部队肯定提干了。
\n
复员了,还是继续种地吧。到了这年秋季,人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