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翘首观望,又有西洋伺机在旁。
如何能以“守成”二字应对当前局势?
师兄弟两人看不好这位储君,这份心思藏得深,未叫他人探清了去,眼下也是不置一词,只专注写明折子。
“匈奴的天时、水文、土壤以及病虫害,皆是不明,粮食种不得好,却有玉石矿产瓜果与盐湖。”江无眠数来几个商队在西域的,还提及了曾经的夏家,“行西商道,过玉门关,随行携百匹绸缎绢布、瓷器碗盏、栗谷稻米不计其数,与之交易牛羊马匹、干果玉石。”
这么一看地方就好了许多,有买卖可做,日后不愁再起。
他还抛出了盐湖一事,大周与匈奴曾有互市,多以粮食交换牛羊,有马匹也是不能上战场的驽马,除此以外就是例行走私的那几样,无外乎铜铁银钱之类,可是不见匈奴要盐。
“打仗吃喝都要盐,匈奴既然能拉起来这般庞大军队,与我朝对阵多年,盐产量应不低。”
只要找出这等地方,就能拉起来几支盐商!
余阁老也是如此看法,朝中需接管盐引之流才好杜绝商队走私,扰乱盐价,以至民生不稳。
休沐不过一日,次日又接连入御书房面见建元帝,听候传召。
兵部先行处理叛军别部之类,都是人口,先当牛马开荒地找草场用,这年头,牲畜比人精贵,还是用外人的好。用人之余,还要防备他们反叛,故而此事要找个老成持重的去干,户部侍郎与兵部侍郎顶上来。
于是干活的就剩了一个江无眠,石遥只负责动动嘴皮子,江无眠要及时交代事情、还要从其他部门——尤其是礼部——拉人干活,这就考量他脸皮和识人之能的时候了。
除此之外,定北军一方不能放松警惕,万一突厥此刻起事,大周动摇不了国本,但也会混乱一段时间,为日后埋下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