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第一波舆论会从这里发酵,方向绝不会糟糕。
\n
顾小玉这次“出头”的时机和场地,实在选得太好。文会是对才华最包容的地方,在场的女子,更是世上对他们母子最善意的一群人。
\n
当然,八卦终究只是文会的边角料,真正的核心仍是诗文交流。
\n
祝明月听得周围此起彼伏的格律韵脚,当然也不乏诸位老学究的点评,其中当属王不曜的表现最是和煦。
\n
上午他还端着文坛长者的架子,语气里带着前辈对晚辈的宽容。这会儿却像是换了个人,眉眼间满是慈祥,活脱脱一副家里有好孙辈的老爷爷模样。
\n
即便不时被身旁的老友刺两句,那也是甘之如饴。
\n
好苗子,谁不眼馋。徒弟抢到手,那是他有本事——你们就是嫉妒!
\n
王不曜不厌其烦地指点在场女子的诗文,水平虽有高低,却个个态度恭敬,说话也顺耳……比国子监那群混账纨绔强多了。
\n
上课睡觉、下课闯祸,教着都折寿,但指点这群女子倒觉得舒心,延年益寿。
\n
王不曜想得远些,这些女子多是世家妻女,今日指点她们诗文,能有所长进,受益的何止她们自己?说不定将来她们教自家兄弟子侄、孙辈读书时,就能把今日所学传下去。
\n
谁能保证,她们的后人里不会出个大文豪?
\n
年年岁岁,水滴石穿,这般积累下去,总能推动整个文坛的进步。
\n
楼下姜永嘉早已敏锐地发现商机,立刻遣伙计去肉市寻胡屠夫,不仅要预定明日的猪板油和猪网油,还特意叮嘱“往后每日都要留足,价钱好说”。
\n
可惜花想容作坊里这会儿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