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金甲,从人堆里钻出来,摆出一副小辈的俏皮姿态,“回禀陛下,因为整个北征大军中,能征善战和能说会道两条上,无人能及微臣。”
\n
能打的没他能说,能说的没他能打,全靠综合素质胜出。
\n
吴杲的心胸到底比杨胤大些,亲戚家小辈有能耐,他还是欣喜居多,将来都是国家栋梁。
\n
白湛在北征中有所建树,勉强能够独当一面。否则以白隽向来圆滑却又懦弱的性格和手段,再配上一副病病歪歪的身体,如何能镇得住并州大营?
\n
吴杲对右武卫的将领颇有了解,能打的从军功上就能看出来,能说的他也知道那么一两个。
\n
范成明就不提了,刚才连陶板的位置都摆放不当。
\n
吴杲看向人群一角,“朕记得,段卿的口才也是相当了得。”
\n
段晓棠猛地接收到一道充满威胁的言语和视线,这个方向、这个姓氏……似乎没有其他人了。
\n
段晓棠尚在愣神之际,吕元正已经抢先一步站了出来,回禀道:“陛下,段棠华到底年轻,性子跳脱了些。”半点不提,白湛远比段晓棠更年轻。
\n
段晓棠的性子究竟有多“跳脱”,满朝文武都能作证。
\n
她是能打也能说,但解说之责,更重要的是“懂规矩”。
\n
段晓棠对着舆图倒不会说什么“离就离了”,但她万一满嘴跑马车,炮轰某些拖后腿的衙门和个人,影响“团结”怎么办?
\n
虽然战后复盘,即便战时未能作出最优最正确的决策,但当时的选择也并无大错。不会像武俊江给应荣泽挑刺那样,遍地都是疏漏。
\n
但在这种场合下,随口的一句话就可能影响同僚的前程。
\n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