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田里的稻子像喝了牛奶,猛门地往上蹿。植株上,垅挡间,满是星小的稻花,绿莹莹的,如同浮萍。旱地里的苞谷灌饱了浆,路边和庭院里,鸡冠、串红和波斯菊,开得热热闹闹。
晨昏里空气凉爽,提鼻子嗅嗅,空气里已能嗅出秋天的味道。“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眼看要到重阳节。邵勇趁家有、栓子和柱子都在,和哥几个商量,如何给老人们过节?
“请老人们吃顿好的,标准不是说要有多高,可咱中国人过节,要是不杀猪,不摆酒席,说出去都让人笑话。”
家有小眼睛贼亮,像两颗扒了皮的“玫瑰香”(一种葡萄)。他率先开口,倒不是给邵勇开方子,而是觉得老人们准喜欢。
他常年在外面跑来跑去,老人们的境况看得多。年龄大了,身体硬实的,还能追个树影;身体孱弱,几乎常年不出家门。老哥们,老姐妹,凑在一起,热闹热闹,能唤起不少回忆,也能迸发不少活力。心情好了,身体好了,精神头足了,兴许还能多活几年。
“吃点,喝点,倒对!可年老体弱的,走都走不动,怎么出门?”
栓子听家有的主意,明显存在不可操作性,提出自己的质疑。
“能不能雇台中巴,挨个接一下,这不就行了!”
家有眯着小眼睛,笑笑,补充。
柱子受了启发,眼睛一亮,笑呵呵道,“要是好上加好,最好能给老人们买点小礼物。过节嘛!总得有个念物。酒肉穿肠过,一抹嘴,就过去了。念物,总要留一阵子吧!”
柱子察言观色,看着一言不发的邵勇,想拿话透邵勇的底儿。邵勇看哥几个都说完了,才笑吟吟地开口,“家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