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黑色的貂皮大衣,穿好,又摘下一只红色挎包,大眼睛笑弯,“邵勇哥,该吃饭吃饭。磨刀不误砍柴工!”
连双和四萍不想谈下去,邵勇只得客随主便。他能猜到连双与四萍的想法。他不怪他们。八十万对谁都不是个小数目。想想二十年前,别说八十万,就是八千都是天文数字。如果兜里能揣上八十块钱,绝对是大款。
八十万在邵勇眼里,也是一笔巨款,可他相信,只要国家政策不变,按目前的管理,他有信心两年回本。虽然没有行业大数据,但是,一个企业家的直觉,让他坚定不移。
邵勇做出转制钢厂的决定,主要是基于三种判断:
一是国家大型基建。高速、机场、码头,大型水利工程,西部大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振业,中原崛起……哪一样能离开钢铁?钢铁在二战时期和建国初期,其价值等同于黄金,是衡量一个国家国力的重要战略资源。
二是中国城市化步伐加快。十几亿国民,城市人口不足三亿,城市化率极低。若要达到西方发达国家一半的水平,也要有几亿人口涌进城市。近年来,中国房地产业渐入佳境。盖房子离不开钢材。房子盖的多,钢材的需求量也直线上升。
三是农村改善性住房建设,农村桥梁、道路、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也为钢铁业发展提供了机会。这是一个隐性的市场,往往被人忽视。与大象比,蚂蚁虽小,但组建成蚂蚁军团,爆发出来的战力,依然不可小觑。
邵勇打定主意,准备找个时机,和连双好好唠唠。作为师兄弟和曾经的创业伙伴,他不忍心抛下他们。机不可失,失不再来,一旦错过了,将落后一个时代。
连双带邵勇驱车过了杨柳河大桥,拐上了去千华山的公路。进入山地,群山巍峨。盘上一座险峻的大山,汽车驶进一座山庄。路边大石头上刻着字。邵勇匆匆瞟了一眼——“松石山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