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巧!你看,那是你的家!”
“也是你的家。”江叙看着她的眼睛说。
第113章 Chap.113根据爱。……
。
几天后,林向晚收到了上次电话里赵文君提到要寄过来的快递,最新一期新鲜出炉的《中国法学》。
过去大半年的时间里,她都在忙碌那篇因徐宗立而诞生的论
文。
林向晚对自己不太自信,只想着投一些普通期刊能发表出来就好,最后决定之前她去问了赵文君的意思,老师狠批她是大材小用!如此完善的体系,甚至还建树性地以事实为依据论证了一些自己的新观点,虽是临时起意,但林向晚对这刑法学深层次的的研究从本科时就已开始着手,绝不是随便糊弄出的文章。
文章经《中国法学》录用的结果出来后,整个法学院都炸开了锅。
在临港大学这所综合性院校里,研究生期间就拿出一篇一作C刊并不是稀奇事。
但对文科生来说意义又不一样。
许多文科硕士生的毕业论文都是拆东墙补西墙,俨然一副学术界裁缝的做派,但只要不是严重一比一复刻,老师们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过去,放过自己也放过他们,没指望年轻的硕士们能别出心裁在两三年里贡献点什么创造性理论,不随地立法就不错了。
院领导喜出望外,格外豪爽的地批了一笔经费,一层层落下来,到林向晚这里还剩两万的奖金,打进了她的银行卡。
有了这篇论文作保障,未来她想申请全国各大高校的博士生都没什么大的问题。
但林向晚还是想留下来跟着赵老师干,赵文君在国内刑法学界成就非凡,好几年才有额外招生硕士研究生的名额,林向晚赶了个巧,对赵文君异常感激。
而且,她和江叙才刚刚稳定下来,也不想再因为别的事情异地。
从快递站拿到期刊,林向晚蹦蹦跳跳跑回了家,看到江叙正坐在客厅的沙发上看书。
“江叙!”林向晚一脚蹬掉鞋子,跑得差点摔跤,“看这个!当当当当!”
她把自己那篇文章的内页展示出来。
江叙抬眸弯了唇,声音很淡:“正在看。”
闻言,林向晚歪头看向他手里的书,不似平常的a5大小。
和她手里这本一模一样!
“你怎么知道?!”林向晚惊讶道。
她的这本都是赵老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