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胁王爷?但王爷总不能让我一边提心吊胆,一边兢兢业业吧?”
——————
注:说说昨天审核通知我改文的事,其实我可以坚持不改的,但想了想,还是改了。首先大家看我的文字这么久了,应该能知道,不尊重女性这回事,无论是我还是王扬,都是绝对不可能出现的。人都有父母,王扬穿越后一直惦记的是他妈,我妈是我文学启蒙,写现代诗更是完虐我,我是不可能有任何贬损或者针对女性的意思在的。
但古代人物有好有坏,行为有对有错,尤其我想塑造立体的人物、立体的氛围和立体的时代,并且有些事件是层层相连的,这就必然会出现女性受到伤害的事。就像昨天巴东王伤害那个侍女,大家如果仔细回忆整本书,就会发现,我很少有一段对话是在干巴巴的状态下进行的。
什么时候两人一坐,什么都不干就是开始引号说话了,说完结束了?
我要写“活在南朝”,这样只顺剧情,而没有世界深描亦或是角色深化的对话,对于我来说是一种浪费。
王扬第一次去王府私下见巴东王,巴东王在吃牛头,为什么这么设计?难道直接写王扬见巴东王开始对话不轻松吗?
第二次写见巴东王是要杀侍女,他对侍女的这些行为(包括不好的行为,也包括要杀没杀反而赏了钱)一是深化人物,二是塑造氛围和外化心情,三也是他当时恼怒至极同时又在王扬进来之前多云转晴的一个过程。
写巴东王恼怒,写摔个花瓶难道不行?写他打完了人,然后再无能狂怒喊两声不是更容易写?
但这样写没劲,生气只能摔茶杯吗?或者写巴东王在玩鹰时被叨手,然后反手把鹰锤了?也不够。直接打侍女泄愤?感觉不对,人物也不活。大家可以想想是不是这个道理?或者可以假设一下,如果不这么写,那写巴东王在做什么才能又顺利引出角色、接续故事,同时又能深化人物,鲜活剧情,反映时代的一面?
想过后是不是就觉得,我写的其实还是有道理的。对于对文字比较敏感的读者来说,细微的差别,就足以在感受上形成落差。就像来旺媳妇烧猪头肉时多加了一根柴,就像宝玉吃酸笋鸡皮汤时少放了一勺盐,味道不对呀!
巴东王对于女子、感情的态度和萧子卿有同有异,巴东王是粗而无,萧子卿细而冷。巴东王在感情上是缺失的,只把女人当物品。萧子卿和女人是有感情的,但他生命底色正如他的字(柏梁)般是薄凉的,所以他感情虽然细腻,但却冷得像蛇,亲手埋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