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名禁军副统领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他自然不可能让赵林冒着全军覆没的危险进攻“河洛城”所以只能同意赵林的这个计划。
来自各地的勤王军很快被聚集起来,如果光从数目上来看,绝对是一个恐怖的数字。整整两百万的大军,来自三十个不同的城市,平均每一个城市要提供6万7千左右的兵力。
但是那些城市又怎么会在这样的情况下提供这么多的勤王军呢?这就不得不归功于“河洛古国”的国王先前所施的全民皆兵政策。而事实上,这进两百万的大军中除了十万乃是各地的正规军队之外,其他的都是才加入军队不到一年的新兵。
别看数量大得吓人,可真要是战斗起来,恐怕只要一个军团的精锐,就可以把这两百万的军队击溃。这是真正的乌合之众。另外,若不是“河洛古国”还是大陆上有名的粮仓,恐怕光是这么多军队的吃饭都要成为一个难题。
赵林在思考了不久之后,和三十名统兵的将领一起召开了一次军事会议。在会议上,首先凭借国王的那封求援信,加上禁军副统领的配合,确定了赵林在这支大军中的绝对领导地位。
而后,赵林深入地分析了敌我双方之间的实力对比,并且点出了以他们这些军队的实力,恐怕还不等攻破“河洛城”的防御,敌军的主力恐怕就已经兵临城下了。所以一些将领提出的进攻“河洛城”的建议是愚不可及的行为。
在招来三十名将领中一大半人的怒视的同时,赵林提出了自己的打痛联军主力借以逼迫联军精锐从“河洛城”撤兵的计划。三十名将领或许不聪明,却也不笨。在赵林细致的分析下,他们夜觉得这样做的成功可能性大得多。
接下来的会议主题就转移到了怎样才能打痛联军主力上面。这个时候,众人纷纷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不过三十人的所谓计策加起来也不如赵林的一个。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