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合同签了,明年卫星就可以上天。我们自己人虽然在卫星制造、发射和后期维护上要的钱比外国公司少许多,但他们要求我预先提供一大笔资金用于他们的相关项目开发,等于让我先给他们掏科研经费,这笔预先提供的科研经费的数目比发射卫星本身还大,最后能达到什么程度也不好说。另外,备份卫星的费用他们也要我给出,在整个项目中,他们自己一点点经济风险都不用负担。按照他们的方案,最短需要三年时间才能开始发射卫星,如果科研攻关不顺利,拖到第五年第六年都有可能。”
杨首长默然,过了老半天才说道:“我还是那句话,你一定要理解他们的苦衷。首先是体制方面的问题,就拿武器系统来说吧,按照国外的惯例,一般都是军方提出标准就行了,由各大公司自行投资进行开发,到最后谁的产品性能更好价格上更占优势就采购谁的,政府和军方最多提供少量的启动资金和必要的补贴。但在我们中国,因为体制的原因,像这样的单位本身并没有太多的经费,自己投资搞一些小项目还可以,要是大项目,只能由政府投资。科研单位立项并获得批准后,从政府得到该项目的拨款才开始具体实施,所以先拿钱后办事是这些单位的惯例。其次,以前的时候,像卫星这样的项目,基本上都是政府或者军方搞的,和国外的合作也只是帮人家发射,为国内的私营企业研制和发射卫星没有先例。虽然现在国家政策发生了变化,在这方面放宽了限制,但因为没有成文的法律条款可依,他们跟你们协商起这事来就得小心谨慎步步为营,向你们提出的条件当然会比较苛刻。还有一方面的原因则是,我们的许多技术和国外比是有差距的,而现在你所提出的技术标准很高,有些技术,我们国内的这些单位都还在实验室试验阶段,没有在实践中检验过,有的呢干脆连影子都没有,只是在理论上做过可行性分析。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不能不为自己留点余地。当然,在签约的时候你跟宋院士都得坚持原则,让他们立下军令状。”
李远方点了点头,说道:“我来之前师父就跟我说过,说国内的许多大型科研项目都只是简单论证一下,在没有太大把握的时候就让国家立项上马,先从政府那里骗到首笔科研经费再说。项目进行一段时间了,才摆出一个个难题,要求多给点时间或者继续投入更多的经费,有的项目干脆成了无底洞。所以师父跟我说,在签合同的时候不要跟任何人讲情面,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