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和业主之间的法律纠纷特别多。
现在王兴安所遇到的就是这样的问题,他的一些合作伙伴提出在原设计上多建出两栋楼来,这样一来可以多赚个三四千万,而王兴安和另外一些合作伙伴则不同意,意见双方各占到一半,所以一直不能作最后决定。不同意的,有的是怕到时引起法律纠纷或者政府部门干预。而王兴安的出发点,则是因为原先的设计是一件比较完美的艺术品,如果多建这两栋,就破坏了原先的设计,整个小区的布局将显得很不协调。
王兴安的祖籍在山西,在某种程度上,还保持着晋商做生意时所强调的“诚信”二字。虽然前几年为了积累资金也曾经有过报六层建七层的事,但都强调了项目的质量,在建造时完全按照七层的设计进行,不管地基还是别的都一样,不留任何安全隐患,所以赚得要比一般的房地产商少一点。这几年赚了点钱,再加上国家正在搞西部大开发,考虑到和国际接轨的事,越来越觉得“诚信”二字的重要性,已经基本上不做这种事了,所以在这件事上,以他的态度最为坚决。
有种说法,中国近代最有钱的有四类人,山西钱庄的老板、扬州的盐商、长白山的参客、南海的珠商。南海的商人采珠搞外贸,靠的是国家对他们这些地方的特殊政策;长白山的参客卖些皮毛参茸,靠的是地利和拳头;扬州的盐商专营盐业的同时贩卖私盐,靠的是官*商*勾*结;山西钱庄的老板做钱庄生意,靠的仅仅是“诚信”二字。
现在像那些特区之类的地方,政府有特殊的政策,其经营方式类似于南海的珠客,但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地区差异逐渐消除后,这些特殊的政策能起到多大的作用已经很难说了。前几年说起中国经济发展经常提到广东模式,但现在最被那些政府官员和经济专家推崇的已经是浙江模式了。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期,中国经济起步的时候,那些靠拳头打天下的劳改劳教释放人员因为走投无路靠着拉帮结派也赚了不少钱,但最近几年来,随着法制的健全和打黑力度的加强,这样的人已经很不容易生存了,所以参客模式也不是长久之计。至于官*商*勾*结的盐商模式,古今中外都存在,在房地产行业这种现象尤其普遍,可以说搞房地产开发的人,如果没有点政府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