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的内容?又是那帖毛笔字,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只是这次的字迹比上一张工整,像是练过一番了似的。
奇也怪也,我摸了摸脸侧落下的头发上的水珠,就在看着这贴字的一刻,我仿佛又被刚带隋唐回家时那种杀冰于火的感觉攫住,只觉月寒日暖,来煎人寿。
下一秒,我坠入异国他乡的时空,我似乎正对着电脑屏幕写着什么,想,世界上为什么会有背井离乡这么令人悔恨的词语呢?
用结构驱动的语言写的诗太晦涩,用阴阳性词语描绘的世界也超出我的理解范畴,我没有在故乡见过那些奇形怪状的屋顶,也没坐过樱花覆地的草坪。而我明明盖上被子、窝在床里、戴上耳机,像个弱智一样躲那个天上的雷,却还是只消听就知道那不是故乡的雨。
我于是发疯一般地想念我曾用母语书写过的我的名字,还有模仿我的字迹替我交上大学志愿书的人。我的隋唐,我的永无乡,我的栖身之所。我想念少年时代那些枯燥乏味的课、看一眼就知道结果的弱智题、连笔抄完的练习册、跟同窗之人打过的弱智的赌,我还想念我一笔一划写下的蹩脚情诗、勾肩搭背走过的操场、熙熙攘攘的人群和让人昏昏欲睡的午后阳光。而在那些时光的尽头,有个穿着白衬衫的人站在我家门前、背着书包,等着我,笑问:“你吃早饭了吗?”
话音落下,阳光褪去,大门关上,我的世界一片荒芜。
我困惑地看着信息图景中的年轻男人自言自语着,我认输,我愿回头背负所有的因果,刻舟求剑在记忆的河——然后发现其实根本就没有人他妈的在听我说。我对路人用我的语言说你家孩子可真丑啊,可他们微笑着说谢谢我。我组织起我所有的激情站在街头,那些长着陌生面孔的异域人则围观着我,讨论这又是哪个艺术学院的学生在表演行为艺术。形式是壳,出离厚重。新年到时,我装模作样地搞到一瓶墨水和一支毛笔,在宣纸上试图写下一首诗弘扬传统文化。遗憾的是,我明明想的是些气势恢弘的句子,最差也是些隐居山林的落魄高官的诗歌,最后却落笔成了“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平平平仄仄,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