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坚定,她的眼眸深邃,仿佛能洞察人心最深处的秘密。面对李大人的质问,她只是轻轻抬起下巴,嘴角勾起一抹淡然的微笑,那笑容中既有对对手的怜悯,也有对自我信念的坚持。“李大人,时代在变,人心亦在变。女子又如何?若能以智慧与勇气,为国为民,何分男女?你所坚守的旧规,不过是束缚思想的枷锁罢了。今日之局,非我所愿,但既然身处此位,便有责任引领这片土地走向更加光明的未来。”
\n
“大胆!”萧河厉声喝道,“竟敢对皇后娘娘如此无礼!来人,将李大人拖下去,即刻斩首!王大人知情不报,一降到底,贬为庶民!”
\n
随着萧河的一声令下,侍卫们上前将李大人和王大人拖出了大殿。李大人的叫骂声渐渐远去,朝堂上一片死寂。
\n
萧清欢看着这一切,心中明白,这只是开始。她缓缓开口:“自今日起,太子读书的资善堂将作为群臣议事之所。凡军国大事,皆在此处商议,本宫会亲自裁决。”
\n
群臣闻言,纷纷跪倒在地:“臣等遵旨!”
\n
一场政变阴谋被粉碎,守旧派的势力遭到重创。而萧清欢,也借此机会进一步巩固了自己的地位,成为了真正的裁决者。
\n
资善堂内,檀香袅袅。太子楚烈正在认真读书,而群臣们则围坐在一起,商议着朝政大事。萧清欢坐在屏风之后,静静地听着众人的讨论。
\n
“娘娘,关于江南水患之事,臣以为当立即调拨粮草赈灾。”一位大臣说道。
\n
“不可!”另一位大臣反驳道,“如今国库空虚,若大量调拨粮草,恐怕会影响其他地方的防务。”
\n
萧清欢听着他们的争论,心中已有了主意:“江南水患关乎百姓生死,粮草必须调拨。至于国库空虚,可暂时从各地藩王处借调,日后再行偿还。”
\n
众人纷纷称是。自此,资善堂成为了朝廷的核心决策之地,而萧清欢的每一个决定,都影响着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