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面的山顶上。
\n
每个人身上衣服,都划破了不少口子,一些部位更有斑斑血迹。
\n
显然这一路披荆斩棘,并不轻松。
\n
3名降头师的蛊虫,早已先期跟踪至此,失去了目标气味之后,在岩洞水面上游500米处徘徊等待。
\n
角旺达与同行的2名降头师,分别联系本命蛊,经过相互印证,判断目标很可能入水后失踪了。
\n
木船已经随着水流,漂向了下游,找不找没有现实意义。
\n
7人聚拢,商讨了半天,得出的结论一致:
\n
梅兰因母子2人,肯定是潜入水底溜走的,那么只有两种可能。
\n
一是潜游到上下游,出了本命蛊扫描范围后,上岸离开了。
\n
二是进入了两岸石壁下的地下溶岩洞,打算暂避或长避。
\n
关于梅兰因母子2人究竟走了哪条道,7人意见不统一,开始各执一词,坚持自己的猜测。
\n
如果他们知道梅兰因母子此行的真正用意,不用猜也会明白过来。
\n
7人经过反复分析争论,终于意识到了目标违背常理的怪异之处。
\n
这么冷的天气下,一位母亲带个3岁小孩子,到处奔波,甚至还在刺骨的冷水下潜游,不怕冻着呛溺婴孩?
\n
如果是逃避追杀,跑到穷乡僻壤之地,岂不更加危险。
\n
其中,必然藏着关联,或难以告人的隐秘。
\n
排除这点,那就剩下一个目的,找个安全隐蔽之所,比如地下岩洞,渡过某个危险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