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同时,她又开始心疼起来——哎呀,庄主这么好的人,就是人太善良了,这么容易就被臭道士给骗了。
杨凡对此一无所知,他早就对这臭道士又傲又倔的臭屁样子不满了。
有了打脸的机会,他怎么会放过
在钱道人轻蔑的视线里,杨凡开始忙忙碌碌。
首先让刘老汉带人,从庄院里寻来一根海碗粗的新竹,作为主干。
而后,又指挥几个庄户,在离井口五尺远的地方打桩。
因为担心影响到井口的稳定,这桩打的十分小心,花费时间自然不少。
钱道人开始还带着嘲笑的心思,冷眼旁观,看着杨凡瞎折腾,准备看杨凡的笑话。
可当他看见庄户们在杨凡的指挥下,将那根四丈长的竹竿绑在桩顶的时候,钱道人已经笑不出来了。
庄户们还在忙忙碌碌的,看不出杨凡想干什么,钱道人却已经看出来杨凡的打算了。
就在钱道人脸色阴晴不定的时候,杨凡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走到他身边,突然出声问道:
道长知道这是什么了吧
钱道人先是吓了一跳,可什么火气都发不出来,脸色也不甚好看,只闷闷的说道:
桔槔而已,有什么了不起的
是吗
杨凡笑了笑,没有戳破钱道人死撑的脸皮。
所谓桔槔,也叫称杆,在中国古代被广泛运用于取水设施上。
到了现代,西风东渐,有了专业的学科物理,桔槔的说法才渐渐的少了,取而代之的是翻译自西方的称谓——杠杆。
做法其实很简单,就是利用杠杆原理,用更小的力气来移动更重的物体。
杨凡知道钱道人不服气,也就没有抓住不放,更没有挤兑对方,逼迫老道士吃葫芦。
不过嘛,既然要做,肯定要做的更好。
虽然杠杆的投入,让打井的速度有所提升,从井下挖出来的泥土,可以更快更省力的从井底提上来。
但杨凡还有更好的做法。
第二天的时候,杨凡再次招呼庄户们动手,在井口的另一边,也竖起了一个对称的桩子,而后再把那根竹竿固定在两个桩子顶上。
紧接着杨凡又招呼太平庄里的木匠帮忙,打制了几个木质的滚轮,固定在竹竿穿过井口正上方的位置。
然后再用绳子穿过,吊着竹筐放下井去装土。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