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成不过嘛,一人计短,众人计长,在下说不定有一得之愚。
这边的热闹吸引了众学子的目光,长孙冲见那人果然好奇的伸长脖子在张望,暗自得意的说道:
仁德坊柳巷有一义商杨凡,豪愿远赴万里之外,购粮回朝来缓解各地灾情。
那么问题来了,先生们都说‘士农工商’,士最贵,商最贱。
这等义商,真的鄙贱吗请各位同窗教我。
长孙冲这一番话,不可谓不毒辣。
杨凡明明当时只是给魏征打个比方,他就直接给当成事实来宣扬。
表面上他还对这义商钦佩无比,纠结于商贾鄙贱与否,看似在为杨凡打抱不平,实则是用心险恶。
国子监内的学生,全是贵族子弟,最次也是官宦人家出身,少有人经历过民间疾苦,更不用说通晓世道人心。
光一个义商是否鄙贱,就严重挑战这些富贵学子的三观。
一时之间,所有的学子们都陷入凌乱当中。
虽然他们这些人都是士人阶层,相当一部分人都觉得,商就是商,再怎么是义商,也摆脱不了贱的标签。
可是现在很明显,长孙公子并不这样认为,所有无人出声,反倒不约而同的开始绞尽脑汁,想要在颠覆三观的说出些义商高大上的观点来迎合长孙公子的胃口。
然而,国子监的这些学生,爱好学习的少之又少,饮酒作乐或许很擅长,让他们颠覆学说,实在是强人所难。
即便有人抢着开口讨好长孙冲,说出来的辞也是辞不达意,牵强附会,很快就被其他人驳斥的哑口无。
就在众学生闹成一团的时候,教室门外走进来一人:
何故吵闹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