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的。
……
回国一个月,过了上市静默期,陈贵良终于开始接受采访。
必须答应某些媒体的采访。
这些媒体跟陈贵良关系好,以前只讲好话丶不讲坏话。人家都那麽上道,陈贵良自然得回馈,否则关系渐渐就变淡了。
第一个是《中青报》。第二个是《西华都市报》。接着是《上青报》丶《中国企业家》等等……都没有报导过陈贵良的负面新闻,反而一直在吹捧陈贵良。
一共十多家媒体,陈贵良挨个接受专访。还给记者们丰厚的车马费,算在公司的公关费用里面。
《中青报》的专访标题是:《逆流而上的中国方舟:陈贵良在绝境中敲响钟声》。
文章详细披露了字节跳动的上市过程,尤其是今年web2.0概念遇冷,导致上市前审查频频受阻。接着又遇到美股动荡,投资人变得异常谨慎。陈贵良带着团队压力拉满做路演,最终披荆斩棘顺利上市。
记者的文笔特别牛逼,细节写得跟商战小说一样。关键之处,还自己补充几笔,譬如陈贵良受到刁难,靠讲述中国故事而获得认可。
报纸发出去以后,舆论反响非常不错。
许多读者第一次知道,原来上市还有那麽多流程,陈贵良居然遇到那麽多麻烦。
果然干什麽都不容易。
尤其是陈贵良的路演安排,最忙的时候连吃饭都在路演。还美名其曰午餐会丶晚餐会,其实就是路演时间不够,把投资人拉来一边吃饭一边路演。
吃了饭以后,立即奔赴下一个会场,中途无法休息还得跟团队开会讨论。
《西华都市报》的文章标题叫:《巴蜀诞生年轻超级富豪:川娃子在美国上演绝地翻盘》。
地方性的大报,自然要凸显地方属性,一如既往地对陈贵良进行疯狂吹捧。
川内媒体,包括山城媒体,都纷纷转载这篇报导。
如果只论巴蜀地区,陈贵良比李彦鸿还出名。
猪八戒网的老总朱明耀很会来事儿,拿着关于陈贵良和字节跳动的报导,声称字节跳动能够上市,离不开猪八戒网的盈利表现。又说美国佬也在模仿猪八戒网,然后跑去到处谈生意,很是忽悠来不少企业订单。
陈贵良在校内网丶海内网的个人帐号自不必说,评论区早就热闹得不像话,而且一边恭喜一边调侃。
「我错了。我不该喊陈八亿,还是该喊陈十亿。这次是十亿美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