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来蓉城,一定拜访。”
\n
\n
张俪又问:“余老师,我上午说的话你相信吗?我肯定可以去京城!”
\n
\n
“我信你。阿莱打听你的消息……他告诉我,你虽然年纪小,却做了很多事,也很坚强,大家都很喜欢你。”
\n
\n
张俪听到余切说的“坚强”两个字,叹了口气:
\n
\n
“战旗歌舞团是个大团,我随着她走南闯北,很多地方都去过,但是下了舞台,我还是最喜欢在家里面,我很少离开这一条巷子,虽然不长,但是也发生了很多有趣的事情,想起来很高兴……”
\n
\n
这些事情,大多是她更小时候的故事。因为张俪十二岁之后就开始进团当演员,她自己的想法变少了,而是服从于集体的安排。
\n
\n
张俪这个人可以算是“娇生”,却不“惯养”,既有主见,又肯听从安排。
\n
\n
这可能促使她产生了某种对自由的潜在向往,而余切的到来,恰好成为了触发的关键信号。
\n
\n
她在这停下,也说,“我毕竟想了很久,终于见到了,有种解脱的感觉,但解脱还是要自己找的。余老师,谢谢你。”
\n
\n
今晚上似乎是张俪的自我陈述,她不仅在告诉余切,也通过这种方式,解释她自己来给自己听。
\n
\n
这条路也走到了尽头,余切以为张俪会领着他再走回去,但并没有这样,她只是最后重述了一遍:“余老师,我会来找你的。”
\n
\n
这话说的是一定要再见吗?
\n
\n
余切堪称是怅然若失。
\n
\n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