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这样的结局是具备美感的,并不多余,但余切还需要另一种悲,这种悲来自于强烈的蝴蝶效应:主角的一个不经意的行为,一个随意的抉择,却极大的改变了之后的命运,造成巨大的遗憾或是悲惨结局。
\n
\n
这种悲剧当然是会产生的,而且是符合八十年代前的社会境况的,秩序的缺失来源于上一个秩序的崩溃,他们缺少合规的就业机会,因此诉诸于暴力。
\n
\n
希望在哪里呢?
\n
\n
希望正是在已经恢复了的高考。
\n
\n
如果现在给华弟增加一个头脑聪明,甚至于喜欢文学的人设,再加上他曾经想要报考大学的机械工程系,因为没有名额而作罢,他赴死的时候,想的不仅有男女感情,还有在他幻梦里面,两人曾一起讨论文学的经历。
\n
\n
人生的最后一刻,华弟梦见了自己上了学,写了诗,学会了交际舞而非打架斗殴,明白了力学而不是怎么砸人的后脑勺,知道了做手工纸鹤而不是磨一把短刀,他将会捧着鲜花,在那里,他如期等到了穿着婚纱的女朋友。
\n
\n
这比原先的结局更符合国情,起码,余切真的给了个方案。
\n
\n
去读书吧,再也没有这样适合做题家的时代了。
\n
\n
新的《天若有情》结局即将出炉,余切却生了点小病,连绵不休的写作让他胸口直犯恶心,有一天在白天出来到马路上,竟然有种恍若隔世之感。
\n
\n
他见到太阳了。
\n
\n
阿莱建议他,休息一天,找点乐子。
\n
\n
什么乐子?
\n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