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可观的版面。
\n
\n
四面八方而来的报告邀请如雪花纷飞,余切努力推脱,但还是不得不去当地最大的生丝厂,以及另一所中学复述了一遍自己的报告,又受到万县日报的邀请,创作一篇有关于高考的短篇小说,将分批刊登在日报的生活栏目。
\n
\n
这算是一种正式约稿,要给钱的,朋友们。
\n
\n
余切正有此意,提前占个坑,把小镇做题家的人设做牢做足。
\n
\n
许多年以后,当有人想到有关于高考文学的巨匠时,希望他们第一个想到的人是余切。
\n
\n
以余切的身份而言,创作这种小说,并不引人怀疑。他要是写不出来,那才是稀奇了。
\n
\n
余切闭门谢客,专心创作文章。
\n
\n
他选定的题材是《高考1977》,原本是一部同名电影,大概内容是一堆在农场无所事事的知青得到消息,中央将要重新开放高考,于是,这些人原本认命的、麻木的知青生涯将有机会结束,重新回到大城市。
\n
\n
在这个过程中,自然原先有的恋人可能分开,原先团结的朋友会有疑心,原先阻拦知青进城上学不给进修名额的革委会主任,戏剧的成为赶考知青最坚强的后盾。
\n
\n
所谓远去英雄不自由,时来天地皆同力,余切的笔落在了这几位知青填满考卷即将交卷的时刻……他没有给出答案,其实,在这种故事中,应该说大部分人难以赢得这次高考竞赛的胜利,但是余切在此停笔,让读者去想象,这些知青随后都获得了不错的人生。
\n
\n
1977年12月10日,改变一代人命运的高考在这一天复苏,沉睡了十一年的民族苏醒了。
\n
\n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