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我嘉靖朝何时容许道士嚣张了?
海玥新婚之际,安南前线战况不断传入京师。
此战的主帅是毛伯温和张经,这两人的帅印,是内阁三推九问、经年考校后定下的。
时值革新之际,用兵之时,最后朝廷选中的,却是这两位持重之将——
毛伯温深谙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妙旨,大军陈兵镇南关隘,却按兵不动,安南各州眼见明军虎视,果然内讧更甚,莫氏伪朝根基自溃。
张经身为未来的抗倭战功第一,此番则是查探山川地势,人员分布,与百年前明征安南战争的局势作比较,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这两人在知名度上或许远远比不上俞龙戚虎,却是一等一的帅才,这样的组合配合上如今张璁为首辅的中枢班子,莫登庸也算是一个枭雄,却是时运不济,连战三场,三场皆败。
于是乎,陆炳带着同样新娶的媳妇吴氏,登门来告别了。
“文孚定下日程了?”
海玥夫妇招待了对方。
“定下了,三日后就出发!”
陆炳十分干脆,笑容里也满是期待:“我是武人,岂能错过收复交趾的功绩?此番南下,便是赶不上灭国大战,此后治理交趾,也多有平叛,可以让我一展拳脚!”
历史上没有对安南战争,陆炳考中武进士后,是北上去了蓟州,拿下了一血。
嗯,真的是一血,蒙古鞑靼部攻打冷觜关,陆炳斩敌一人,以军功升为副千户。
别以为这是笑话,真正了解明朝此时与关外交战的情况,就知道受崩坏的军功首级制度所累,斩首一人并不容易,更普遍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