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他知道,海浩说出这番话,还真不是狂妄自大,甚至并不奇怪。
因为这就是一个江湖人士的观念和立场。
真实的历史中也有江湖,庙堂与江湖存在着对立,后者的诞生,本就是民间精英人士抱团,对抗官府欺压的产物。
海浩能被称为琼海第一勇士,可不仅仅是他能打,还代表他在民间有着相当高的威望,能够振臂一呼。
不见得就是直接造反,关键是对地方衙门产生相当程度的威慑,让对方无法肆无忌惮,行事得掂量掂量后果。
这种人物,在越是偏远的地区,越是普遍存在。
相当于老百姓自发推举出来的民间领袖。
这也是海玥在有了杀害外藩使臣的嫌疑时,身为推官的邵靖可以倒逼知府,地方衙门的吏胥敢通风报信,传递消息的缘由,不单单是八哥够贤,还有这股影响在,如果海浩当时就在琼山,海玥都根本不需要去府衙走一遭。
久而久之,海浩当然不会将朝廷的规矩当作什么金科玉律,不过儿子要走科举之路入仕,也不会排斥,毕竟他并未否认自己大明子民的身份,只是不会惯着一味欺压百姓的贪官污吏而已。
父子俩三言两语之间,就交流完了事业上的问题。
一句话概括,若是仕途上败了,江湖也有退路。
朱琳在边上含笑听着,温柔的眼眸落在儿子身上,待得这边说完,笑吟吟地道:“我儿想娶媳妇了?”
海玥十分坦然:“是啊,我年龄到了,接下来得了功名,迈入仕途,也得娶妻生子,成家立业。”
朱琳轻叹:“是娘不好,寻常人家儿郎十五六岁,就该相看娘子了,娘却不在你身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