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那年十九,鹿鸣宴上,站着如喽啰。
这段经历,严嵩并没有回避,反倒拿来教导儿子严世蕃做人的道理。
具体道理是什么,严世蕃忘得一干二净,倒是那群人的羞辱记得很清楚。
自己的父亲现在已是名满天下的清流领袖,即将执掌朝政大权的阁老,当年那个李遂是肯定死了,但他的子嗣若是知道自己的长辈错过了这等良机,恐怕要悔恨得夜夜难眠吧!
且不说那个蠢物,就看现在的鹿鸣宴,自己登场,谁还不得敬上几分?
在母亲的送别下,严世蕃出了严府,骑上高头大马,朝着贡院明伦堂而去。
吏部郎中,翰林院编撰李默生活清贫,家中不足以容纳那么多学子行宴,便选在贡院明伦堂设宴。
严世蕃本以为自己出发算早了,待到了地方,才发现自己都算是来得迟了,已有了五六十位举子,等待在贡院门外,而且不少人自发地走动攀谈起来。
大明民间有“金举人,银进士”的说法,并不是说举人就比进士要高贵了,而是出于各方面综合的考量,举人有时候更具性价比。
一来因为乡试虽然只省级考试,但却是科举制度里竞争最激烈的一个环节,淘汰率之高,甚至超过了会试,简而言之,乡试是三十个人中录取一个,会试是十个人录取一个,当然顺天府的情况与别的地方不同,大致在二十取一的比例徘徊。
二者成为举人后,就是正式迈入仕途,交际的圈子大不一样,无论是座师的提拔还是同窗的帮衬,都是以前梦寐以求的机会,可以说彻彻底底让人跨越了阶级的壁垒。
所以头脑灵活的新晋举人们,已然开始了交际,尤其是严世蕃一出现,更是两眼发光,纷纷围了过来。
别看他是倒数第一,但消息灵通的人早就知道,这位是当朝严侍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