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名,经魁,吴应麟,顺天府宛平县人士。”
而当第四、第三名的唱名完毕,严世蕃不禁呼吸一屏,就听到一个熟悉的名字传来:
“亚元,海玥,国子监学子,广东琼山人士。”
四方顿时骚动起来。
其实唱名到这里,有心人发现,今科乡试前三十的举子中,国子监学子的上榜率并不高,自二十七名的海瑞后,中途只有两人出身国子监。
唱名中特意报出国子监的称谓,本是对于大明第一学府的尊重,结果教学也不成嘛,还不如那些出身各县,在顺天府府学或者其他书院里进学的士子名次。
其实上了年纪的老秀才都知道,国子监的教学质量现在算好的了,正德年间更差劲,每次乡试一百多个名额,有时候连十个举人都考不到,全部被其他学府和书院瓜分。
而今前三十名里面至少出了四个国子监学子,已经是严祭酒整顿有方的功劳了。
只不过其中两位怎么出身广东啊?
听着还像是同族?
更让全场鸦雀无声的在后面。
“解元,林大钦,国子监学子,广东潮州府人士。”
当榜首的名字报出,大伙儿都傻了。
不是,这前面两名,都是来自广东的国子监学子?
哪怕这群人不知道后世的高考移民,也隐隐觉得,是不是反过来了啊?
这里是京师,不是岭南!
在场的其余国子监学子,更是突然回想起来,这不就是当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