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肃静!“
等待了足足两刻钟,所有学子全部入座,铜锣骤响,题纸随沙沙声传来,海玥接过,开始默默审题。
“东流为济,入于河,溢为荥;东出于陶丘北”,这一句出自《禹贡》;
“四海之内咸仰朕德,时乃风”,出自《说命下》;
“皇极之敷言,是彝是训,于帝其训”,出自《洪范》;
“王其徳之用,祈天永命……上下勤恤,其曰我受天命,丕若有夏歴年,式勿替有殷歴年”,出自《召诰》。
‘依旧是《尚书》为主场么?’
海玥将试题过了一遍,心头就已了然。
四书五经,并不是所有篇章都适合作为科举考试题目的,选择的都是主旨精深,义理丰富,词句典雅的语句入题,这才有了程文程墨的存在,允许学子致敬。
预考三场,县试、府试、院试,海玥就是这么过来的。
自己的水平不足,就借鉴范文,所谓引经据典,本就如此。
当然,这种应试方式到了正考三场,就要因考官的喜好而异了。
有些考官不以为意,认为文章只要基础扎实,行文流畅,有理有据,化用他人的文章无伤大雅;
但有些考官则十分在意考生自身的水平,哪怕文章略逊,只要言之有物,有自身的观点,就可得青睐,反倒是对那种背诵程文然后引用的十分厌恶。
所幸经过这一年与诸多大才子的熏陶,海玥现在是两者兼具,应对自如。
审题完毕,答案已了然于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