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嘉靖:朕的一心会是何反应?(一更)
“张鹤龄、张延龄,这两个大逆不道的贼子,到底死没死?”
“启禀陛下,二张绝无可能被替换,行刑差役早已验明正身……”
“你们又不是没有见过那两个人,朕是问你们,死的是不是张鹤龄、张延龄?”
“我等当时位于公案后,确实看不真切,然行刑流程绝无疏漏……”
刑部右侍郎姚景阳、都察院左都御史张润、大理寺少卿汤沐和锦衣卫指挥佥事萧震跪在冰冷的地砖上,战战兢兢地回话。
朱厚熜冷冷地看着他们,眼中寒芒闪烁。
对于名义上是国舅的张鹤龄、张延龄,朱厚熜为什么做得如此绝?
并非真的为民做主,善恶有报,主要原因有三。
首先他本就深恨张氏一族,张太后当年让他们母子下跪,多番折辱,至今仍然维持着圣母太后的优越感,双方早有仇怨。
其次公主府一案,贼人令永淳公主昏迷,引蒋太后出宫,欲以行刺,无论背地里真正的目的是什么,如此恶劣的行径,必须要处置足够份量的犯人,才能服众。
最后张家兄弟声名狼藉,闹市问斩,不仅可以收获民心,也可以震慑百官,推行吏治整顿。
可以说除去张家兄弟,实在是有百利。
至于害处。
自然就是严苛的骂名了。
但朱厚熜还真就不在乎。
儒家道统是拿来统治臣民的,不是约束天子的,在十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