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的功臣。
毕竟贼人图谋行刺太后,和太后真正遇刺,那是性质完全不同的两件事。
而当得知功臣是一位年仅十七岁的少年郎,正在国子监读书,并且得当今天子亲赐表字后,众人更是沸腾了。
在这样的影响下,海玥觉得对话似曾相识,那味道就对了。
且不说他一路上光顾着跟人打招呼了,好不容易到了学堂,又成为了众星捧月的对象,甚至连崔助教入内时,都特意地点了点头。
海玥马上行礼,与此前的尊师重道没有丝毫差别,崔助教顿时露出满意之色,对待旁人冷淡的面容也透露出一丝欢喜。
旁边的严世蕃见状大为感慨:“明威还是这般平易近人啊!”
海玥无语了:“东楼这话说的,好像我已经青云直上,官居一品似的,我们不都是国子监生么?”
“不一样!大不一样啊!”
严世蕃摇头晃脑,语气里满是羡慕:“我若是能得陛下一赐表字,别说接下来考中进士,就算只是中一个举,也能一路等着升官了,哎呀!简直美滋滋!”
这话倒也没错,名字是最直观的体现。
入仕之后,别人往往会打听背景,是否书香门第出身?座师是六部哪位堂官?同年有哪些好友?妻子是哪家闺秀?母族是否家大业大?
如此种种……
都不及一句,我的表字是陛下亲赐的!
没有比这个再直白的背景了,严世蕃都不敢想,自己横着走的美好场景。
可惜不是他。
不幸中的万幸是,现在拥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