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的丑闻?怎么说的?”
矮脚弟子道:“具体是谁没有说,只传是一位顶尖权贵,地位超然,家中内宅爆出丑闻,疑与侧室之子有关。”
“就是这个了!压下去!”
韩鹞子毫不迟疑,大手一挥,好似整座京师的无冕之王。
事实上,每个时代,确实都有民间舆论的聚集地。
唐朝有坊市,宋朝有瓦舍,明朝就是说书与杂耍了。
市井中的茶馆说书人、话本作者、民间抄报人、杂耍傀儡戏等,通过故事传闻的方式,能让百姓在短时间内形成舆论共识。
而士绅阶层,更是通过诗文、讲学等途径引导舆论,如六十多年后的明朝东林党人,就是通过民间讲学扩大影响,形成在野清议集团,张居正执政期间,也曾下令封闭全国书院,禁止讲学,为的就是强行控制舆论,但毫无疑问这种方式收效甚微,甚至起到了反效果。
没办法,古代朝廷对舆论的管控方式,向来比较缺乏,想要管控民间舆论,唯有下沉到民间,找到基层的市井组织。
“鹞子班”就是这样的组织。
当然,无论古今中外,一旦事情传开,形成先入为主的第一印象,想要将舆论完全压下,那是白日做梦,甚至越压,大家越相信是确有其事,顶多做出一定程度的引导和偏向。
但如果事情刚刚传播,大部分人还不知道,这个时候只要将源头控制住,就能立刻将火苗扑灭。
两千两银子,就是这个作用。
对于平民百姓来说是天文数字,但对于那位胆敢插手吏部选官与工部工程的顶尖勋贵而言,毛毛雨啦!
耍飞刀的弟子道:“师父,这传言是不是宽泛了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