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想法,但现在不是透露的时机,当然也不必隐瞒:“见解谈不上,是有些不成熟的看法,此乃国事,不急于一时!”
“对对!”
陆炳连连点头:“陛下关注安南局势,已非一日,使臣入京,必定牵动各方,你切忌出头!先考国子监,等有了监生的身份,便是在京师扎下了根,有些话才能讲!”
国子监生还真的频频对朝堂局势发表见解,之前张璁和桂萼被免职,这些监生还去请命,被嘉靖训斥。
海玥则想到一件事:“我院试排名,对于入国子监有些影响吧?”
此番广东院试,他排在一百五十三名。
这是一个什么名次呢?
按照官方配额,明朝生员录取遵循“大府四十名,中州三十,小县二十”的原则,中后期允许增广生员,但广东全省年均录取的人数,也不过是一百五十到两百之间,每个府录取十五到二十人。
今次,就录取了一百五十三名生员。
王世芳将海玥排在了倒数第一。
装都不装。
对于一位高中县案首、府案首的学子来说,如此排名自然引人侧目,也引出了不少闲话,毕竟旁人并不知内情。
对于一位正常的十七岁少年郎,这同样是打击,以致于排名出来后,周围人都尽量避免提及,甚至连海瑞都尽量不说。
唯独海玥自己无所谓。
在走出贡院的时候,他感到荒唐,现在只觉得有趣。
反正他很清楚,以目前的水平,本就没资格获得小三元的殊荣。
德不配位,必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