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敌人的数量超出了单个墩台所能对付的极限,那么驻扎的墩兵就会点燃烽烟,并视情况固守待援或者干脆放弃墩台,向后撤退。目前没有点燃烽烟,就说明问题暂时不大。
袁可立略一颔首,问道:“最近袁家堡有向周围派出过援军,或者被援军支援过吗?”
辽东地方的军事响应机制分为多个层级,最低一级的是墩台对墩台,以及周边巡逻部队对墩台的小规模支援。如果某个墩台遭到了攻击,并点燃烽烟。那么周围的墩台将视烽烟传递的信号快速提供支援。如果这一级的支援无法驱散敌军,或者有墩台陷落,那么墩台的上级,也就城堡或者驿堡就会派出中等规模的援军提供支援。如果城堡本身被围困,那么附近的其他城堡乃至更上一级的大城就会派出大量援军以期解围。如果大城也不能应付,那么消息就会被烽火炮鸣一路直传到辽阳。
因此,袁可立实际问的,其实是奴贼的规模。
“要看您说的最近是多近了。”刘宗政回过头,发现袁可立仍然望着齐家堡的方向。
“近一个月。”袁可立补充说。
刘宗政很肯定地说道:“最近一个月我堡没有从堡里派过援军支援周边,不过齐家堡那边儿倒是出动频繁,而且每隔个几天就要往凤凰城那边报几个伤亡。”这一片已经是宽甸参将胡国臣的辖区了,而胡国臣眼下正驻在凤凰城里等待袁可立。
“这是为什么呢?”袁可立回过头。
刘宗政愣了一下。但他很快明白过来,这位新任的兵备参政应该是对“堡”这一级的分布不甚熟悉,于是他指着齐家堡的方向耐心地解释道:“齐家堡不在官道上,而是在齐家岭上,那个位置同时扼着通往袁家堡和宋家屯的小道。如果奴贼想要攻打袁家堡,或者劫掠宋家屯,就必须先绕开乃至于攻下齐家堡。”
“也就是说,”袁可立略一沉吟,“齐家堡本身就可以看作是袁家堡和宋家屯的前哨?”
“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