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没有,至少现在没有。”马宪典笑着看了熊廷弼一眼,前不久,熊廷弼也问了同样的问题。“宫里的给我差事,就是把银行办起来,然后开展一些商业金融方面的业务。日后的饷要怎么发,粮要怎么给,还是经抚镇道自己说了算。当然,如果熊经略、袁巡抚愿意兑出银票给士兵发饷,我们也不会拒绝就是了。”
在外派之前,魏朝黑着脸给了他们很严肃的警告。命令他们不得干扰地方上的军政大事,否则高淮那些人就是前车之鉴。不管别人有没有听进去,至少马宪典是听进去了。
“其实也可以用银票发军饷。”熊廷弼突然说道。
“哦!经略要多少?”马宪典眼神一亮,立刻接上茬。“您报个数,我回去就叫人把银票给您拉来。”
“经略,这怕是不妥吧?”一直没开腔的袁应泰忍不住插话了。
“袁巡抚,”马宪典笑着望向袁应泰,“您是怕银行收了银子不兑现?”
“我当然相信银行能够兑现。”袁应泰说道,“但这新发的银票并不在辽地通行。可以预见,在短时间内,各城镇卫所、驿站堡垒的行商坐贾乃至平民百姓都不会认这个银票。士兵拿到票,根本用不出去,只有兑了现银才能使。可是兑换的地方也就只有海盖和广宁,总不能叫沈阳的士兵在领了军饷之后,跑到二百里外的海州兑现使用吧?要是都跑去兑现了,边疆的防务还要不要了?这会动摇军心的!”
“试行之后再推广嘛,”熊廷弼绕出正案,来到几人中间,“既然海州可以试行银票税收,那就也可以试行银票军饷嘛。兵备道把银票发下去,愿意留的就留着,不愿意留的,就近兑换也走不了二百里。海州要是搞得好,再推到盖州、广宁。等维持一段时间,从士兵开始,全辽的行商坐贾、平民百姓不就都认朝廷的银票了吗?”
“是啊!是啊!”马宪典当即附和,顺势就递了一个马屁过去。“不愧是熊经略!看得就是深远啊!”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