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笔。但也只是记一笔。毕竟人还没有过来,也造不出名册。呵呵,”袁应泰轻轻一笑,“现在也不必造了。”
“原来如此。”袁可立也跟着笑了笑。
“从京师到登州,就算是急行军也要走半个月,到地方之后,兵士还得休整准备。礼卿你刚才说,师期是五月初一。”熊廷弼盘算了一下,问道:“你出发的时候,京营兵已经开拔了吧?”
“在我离京之前,京营兵就已经整装完毕,开始向山东进发了,”袁可立也盘算了一下,“算算日子,这会儿应该也快到登州了。就算没到,月中的时候也肯定到了。”
在方从哲向皇帝说明进兵方略的当天,京师的行政机器就以惊人的效率开动了起来。
内阁拟旨,皇帝点头,内廷用印。紧接着,兵部调兵选将签发调令,工部和兵仗局打开仓库拨发武备辎重,而御马监和太仆寺则抽调驴骡驮马,用来牵拉这些包括了“将军炮”在内的武备辎重。与此同时,通政使司也派遣人马一路奔驰,向沿途州县传达接应过境部队的通知。第二天,驻在通州的援辽南兵就启程出发了,到第三天,以备倭为名外调出京的京营兵也离开驻地向着山东进发了。
“呵呵,还真是雷厉风行啊。”熊廷弼忍不住喃喃自语一句。而且他的声音里还夹了些酸涩的意味。前年他要兵的时候,朝廷哪有这种效率,兵部拖兵,户部拖粮,简直能把人急得骂娘。
“飞白兄说什么?”袁可立没太听清。
“我想问的是,既然镇江兵备参政这个身份只是伪作,那你南下朝鲜之后,镇江怎么办?”一眨眼,熊廷弼便收起了抱怨。“还是由分守辽海东宁道带管?”
袁可立一边回想,一边说道:“朝廷的意思是,直接把镇江划出辽镇。在朝鲜监护撤差之前,镇江、旋城等处地方,将不再归辽东经略管辖,而由朝鲜监护管理。到时候,旋城、镇江、义州及周边地方将合为一道,名曰分守东江兵备道。此道,专设一道臣备防奴贼并兼管屯田、马政。另外,东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